财政预算决算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预决算公开平台 > 财政预算决算

关于镇平县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添加日期:2012-03-18 18:17:16   来源:县政府   作者:县财政局局长 王清华

各位代表: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大会作镇平县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和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加快发展主题,坚持四个重在,落实四个带动,以“保增长、重民生、促稳定、助发展”为工作重心,统筹安排,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㈠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情况。2011年,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59401万元,增长26.3%。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666万元,占全年预算39530万元的115.5%,增长32.9%。税收收入完成37263万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81.6%,增长42.7%,增收11157万元。其中:增值税完成3173万元,下降6.8%;营业税完成11008万元,增长35%;企业所得税完成1739万元,增长93.7%;耕地占用税完成10825万元,增长99.1%;契税完成3214万元,增长133.4%。非税收入完成8403万元,增长1.7%。

  分部门:国税部门完成4225万元,占全年预算4200万元的100.6%,增长16.6%;地税部门完成33038万元,占全年预算28000万元的118%,增长46.9%;财政部门完成8403万元,占全年预算7330万元的114.6%,增长1.7%。

  分县乡两级:县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3721万元,占全县一般预算收入的73.8%;乡镇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945万元,占全县一般预算收入的26.2%(收入完成情况见表一)。

  2、一般预算支出完成情况。2011年,在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基础上,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增加了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全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71666万元,占支出预算180834万元的94.9%,比上年136402万元增支35264万元,增长25.9%。

  分县乡两级:县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52126万元,增长24.2%,占全县一般预算支出的88.6%;乡镇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9540万元,平均支出规模为888万元,增长40.7%,占全县一般预算支出的11.4%。

  主要支出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869万元,增长20.3%;社会保障支出23985万元,增长17.2%;医疗卫生支出26408万元,增长55%;农林水事务支出22584万元,增长28.6%;教育支出47070万元,增长62.7%;科技支出2571万元,增长29.5%。教育、科技、农业三项支出均达到法定增长要求(支出完成情况见表二)。

  3、基金预算收支情况。2011年,全县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0360万元,增长134.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44059万元(其中土地净收益完成30710万元),增长113.8%。全县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4782万元,比上年27546万元增支27236万元,增长98.9%。

  当前县财政部门正在抓紧汇编2011年财政收支决算,待与上级结算后,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㈡2011年预算执行的措施与成效

  1、在收入上:一方面强化征管措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在支柱税源少、小、散,税种不均,以及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等不利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财税部门按照全县经济工作总体部署,以收入组织为中心,强化措施促增长。一是建立机制促增收。财政部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实施“五个强化”措施(强化任务观念、强化收入分析、强化税源监控、强化专项整治、强化非税征管),适时完善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征管体制,调整县乡财政收入分成办法,有效调动了县乡两级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二是抓牢重点项目促增收。财政加强与国税、地税等单位的沟通,积极支持税务部门强化税源管理,对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加强重点税源入库税收的跟踪研判,做到应收尽收,均衡入库。税务部门在各乡镇的积极配合下,紧抓南水北调、钼矿整合等重点增收项目,做大税收蛋糕,为圆满完成收入任务和提高收入质量做出了突出贡献。财政部门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不虚收、不凑数,千方百计增加实际收入。三是突破难点促增收。财税部门面对收入任务重、难度高、压力大的实际,继续抓好税源排查,分企业、分税种进行分析,有的放矢地组织收入。对增值税和营业税,排查到重点企业和项目,严格依率计征,确保按期足额入库;对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通过加强稽查,以查促收;对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分散性税种,建立完善协税护税网络,推进社会化征管。四是强化稽查促增收。严肃收入组织工作纪律,强化税收稽查,加大欠税清缴力度,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规范税收秩序,保证了收入的足额入库。通过县乡两级财税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4.5亿元,增幅居历史较高水平,收入质量较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做好“双争”、融资和财源建设,保障能力有效提升。一是加强政策性项目资金争取。针对中央、省对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办法的调整,研究新政策,预测新动向,积极争取政策和专项资金。全年争取到位上级转移支付等政策性资金13.5亿元,同比增长28.1%。其中:一般转移支付8.8亿元,增长45.2%;专项资金4.3亿元,增长4.9%。二是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推进银企合作,争取省投融平台建设奖励1800万元,进一步壮大了融资平台资本金规模。泰昌担保公司股东发展到21家、注册资本金增至3005万元,为利欣药业、航天物流等九家会员企业提供担保1510万元。三是努力争取政策性融资支持。在国务院和国家四部委对地方政策性融资平台较大限制情况下,县政府投资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实现间接融资1.4亿元。大量双争项目资金的到位,有效提高了财政保障能力。四是加大财源建设力度,相继出台了加强财源建设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建立健全财源建设考核奖励机制,增强了财源建设合力。争取和筹措专项资金636万元,用于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星级企业考评、县长质量奖、工商驰名商标奖等各种奖励。通过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力度,支持了县重点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大了财政增收的经济基础。

  2、在支出上:立足全县财力,坚持有保有压、确保重点原则,牢固树立过紧子的思想,以“保吃饭、保办公、保稳定”为基础,整合各类资金及可支配财力搞建设、助发展,支出预算得到顺利执行,财政支出首次突破17亿元。

  一是着力优化结构,保障全县重点需要。――确保了保工资、保办公和维护稳定的基本需要。个人部分支出9.1亿元,占总支出的53%,公用支出0.7亿元,占总支出的4.1%,专项支出7.3亿元,占总支出的42.9%,支出结构的调整优化,使“重民生、保重点、助发展”得到有效落实。――支持了各项民生建设。全年投入3.9亿元,用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建设保障性住房、发展文化事业等民生实事落实。――保障了全县重点建设。整合筹措各类财政性资金3.6亿元,有效服务了产业集聚区、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及县定“七件大事”的有效实施。

  二是加大“三农”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大了惠农补贴力度。发放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9058万元,惠及20余万户农民;落实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及退耕还林补贴2522万元。――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投入4072万元用于千亩粮田工程、千亿斤粮食工程、粮棉油百亩高产示范方、现代农业发展及农综开发;投入1556万元用于特大抗旱、农业生产救灾、山洪灾害防治、灾毁耕地补助。――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入资金1164万元支持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项目建设。投入4320万元用于大中型移民及后期扶持、农村安全饮水及新农村建设。将“一事一议”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争取财政奖补2723万元,用于农田水利、道路修建、沼气工程、村容村貌整治等319个项目,惠及全县319个行政村,覆盖面达77.8%。与此同时,严格落实村级经费,确保了基层组织正常运转。

 三是立足财政服务职能,助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落实上级财政政策。发放成品油价格补贴资金878万元,促进交通物流业健康发展;落实下乡家电、汽车、摩托车补贴7195万元,进一步拉动农村消费;为中联水泥、恒锐水泥、腾达木业等企业办理退税2673万元;取消卫生质检费、兽药检验许可证等行政事业性收费5项,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106万元。――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落实企业技改资金1043万元,支持利欣药业、裕华物流、航天物流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入201万元用于支持永骏礼品包装、美德利、裕华物流等中小企业拓展市场。――积极支持服务企业发展。争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61万元,帮助南阳裕华物流、美德利家纺、永骏礼品包装、新星光学公司等企业拓展经营渠道。――支持环境保护。投入资金2245万元,用于县城区河道清淤砌堤、污水管网、垃圾处理、农村连片治理。

  四是重视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促进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发放贴息贷款410笔,财政贴息52.4万元;拨付657万元用于失业保险、下岗再就业培训及职业介绍补贴,帮助2093名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提高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发放城乡低保金4477万元、五保供养金611万元,51812名低保对象和5017名五保对象得到基本生活保障;认真落实优抚和救灾救济政策,累计发放专项资金1649万元;争取、筹措资金3735万元用于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安居工程,部分低收入群体实现“住有所居”。――推进了教育事业发展。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两免一补”资金7572万元(含公用经费6277万元),拨付722万元用于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除学费;投入资金2249万元,用于布局调整、校舍维修改造和“卫生新校园”建设;多方筹措资金1亿元,支持县新一高中开工建设。――推进文化事业建设,拨付310万元用于县文化馆和图书馆建设、雪枫纪念馆免费开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党教基层点升级以及农家书屋工程,保证了舞台艺术送农民和农村电影免费放映活动健康开展。争取筹措教育、科技、文化发展资金1225万元,支持了科教兴县战略实施。――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拨付“新农合”参合对象门诊及住院补偿12174万元,落实城乡医疗救助资金406万元,拨付医疗卫生补助18144万元,为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支持县乡交通事业发展。投入2100万元用于县乡公路建设,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偿还往年公路建设利息800万元。

  3、在监管上:一是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等一系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卡支付制度和惠民资金“一卡通”支付方式改革。二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成采购预算18926万元,节约资金990万元,综合节支率5.2%。评审建设项目106个,审减5796万元,审减率13.8%,有效地节约了财政资金,遏制了工程浪费。三是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对自收自支单位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财政法规执行、收支管理及票据使用情况开展了监督检查;对国有土地收益等非税收入、“三农”、教育、科技、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民生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全面开展强农惠农资金监督检查等专项资金检查,规范了财经秩序,提高了资金运转效能;对全县行政、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开展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查出违纪资金423万元;继续开展“小金库”治理回头看,查实各类“小金库”163个,上缴财政350万元。四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以国务院统一部署、由国家审计署等部门联合开展的政府债务清查为契机,全面澄清了截至2011年末的县本级债务,锁定债务余额75445万元,其中直接债务73688万元、担保债务787万元、其他债务970万元。粮食企业等政策性挂账13072万元。在此基础上,加强政府举债管理,探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妥善化解旧债,防止新债发生,债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五是强化非税和资产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要求,落实抓网络、抓票据、抓收入、抓稽查的“四抓”措施,建立起县乡一体网络化的管理格局。按照“资金与资产并重,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挂钩”要求,完成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据填报,澄清了资产家底,规范了国有资产申报、配置、使用、调剂、处置等环节监管,做到物尽其用,保值增值。

  总体来看,2011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收入方面,受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等结构性矛盾制约,我县后续支柱财源不足,财政增收的基础不稳,乡镇间发展不平衡,受一次性增收因素影响,保持后续高速增长的难度较大。支出方面,人均财力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改善民生任务艰巨,随着国家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县级财政配套支出和政府偿债压力较大,刚性支出剧增,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部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较为分散,绩效有待提高。监管方面,基础工作还相对薄弱,精细化、科学化有待加强;截留、挪用和滞留财政资金等违反财经纪律现象依然存在,部分用款单位存在浪费资金现象,财政监管机制亟待完善等。对以上困难和问题,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对2012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安排的建议

  根据上级政策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县委年度经济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围绕全县整体工作部署,抢抓发展机遇,发挥财政职能,转变理财方式,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强化项目资金争取,支持工业强县战略深入实施,着力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强化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增收节支措施,着力争取上级财力性补助;强化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保障水平;强化惠民政策落实,着力推进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强化财政管理、深化财政改革,着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执政理财能力。

  2012年财政预算编制原则:一是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合理安排收入计划,依法组织各类收入。二是按照稳增长、惠民生、保重点、促和谐的要求,安排各项支出。足额安排人员工资福利性支出、民生工程等各项民生支出。三是教育、科技、农业支出按法定要求增长,适度增加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发展和计划生育支出。四是调整支出结构,增加专项开支,把有限财力用于事业发展上来。五是统筹安排一般预算财力、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一般转移支付等各类财政资金,科学配置财政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预算编制原则,立足我县发展实际,建议对2012年财政收支预算作如下安排:

  ㈠财政收入。201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安排67300万元,增长13.3%。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511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 %。税收收入安排41200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5%。

  分部门收入安排情况:国税部门安排4860万元,增长15%;地税部门安排36350万元,增长10%;财政部门安排9940万元,较上年增长18.3%。

  分县乡收入安排情况:县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38010万元,较上年增长12.7%,乡镇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3140万元,较上年增长10%(收入安排情况见表三)。

  上述目标是指导性计划,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各乡镇办应根据实际,妥善进行预算安排。

  ㈡财政支出。2012年,全县财政支出预算安排130828万元,较上年增长25.8%。其中,县本级财政支出预算安排117328万元,较上年增长28.8%。扣除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后,县本级财力支出88000万元,较上年增加10751万元,增长13.9%(支出安排情况见表四)。支出结构是:个人部分支出77244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9%;公务部分5473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4.2%;专项部分48111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36.8%。

  ㈢基金收支。2012年,全县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0537万元,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其中: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安排49400万元。以上基金收入全部安排为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应支出,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上述预算安排建议,立足于我县财力现状,符合“保吃饭、重民生、助发展”和“统筹财力、量入为出、优化结构、确保重点”的原则,体现了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要求。根据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对2012年上级财政提前告知的各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已列入年度预算。鉴于县级新增财力弥补新增刚性支出缺口较大,为保证重点支出资金需求,2012年将对不同性质、不同项目资金加大整合统筹使用力度。由于县财力有限,仍有一些单位该办、急办的事情未能编入今年预算,财政部门将按照项目滚动管理的办法,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在下年编制预算时优先考虑,在此恳求相关单位能够予以谅解。

  三、科学务实,积极作为,确保完成2012年财政预算任务

  2012年是进入“十二五”承前启后的一年,也是积极应对后危机时代,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从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面临的形势看,既有财政增收的亮点,也有刚性支出增长的压力,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从财政收入看,一方面,受我县税源总量小、大个税源少,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临时性耕地占用税减少以及一次性税收等因素制约,组织收入难度较大,财政增收空间有限。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增收的亮色,进入攻坚阶段的南水北调工程、将要开工的宁西铁路复线、沿高速“快速通道”、国际玉城二期、玉雕湾商贸城、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及城镇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会形成新的财政增长点。从财政支出看,正常增人增资、增加津补贴、公用经费标准调整、各类配套项目的不断增加,以及重点工程、县办大事实事的落实,都需要大幅度增加支出规模。在财政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为财政工作和财政预算的安排执行带来了较大挑战,为调结构、助发展、促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看到挑战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沿海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有利于我县趁势承接和优势对接;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政策,在“三农”、发展民生方面大力倾斜,有利于争取更多的政策性项目资金,以求借力发展;我县持续加大财源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为财政持续增长创造了一定的空间。财政部门要本照科学务实的态度,抢抓机遇,积极而为,创新举措,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好后盾服务和财力保障。

  根据全县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为确保2012年财政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财政部门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㈠强化征管措施,促进财政增收。坚持做大收入规模和提高收入质量并重,强化征管措施保增收。――落实目标责任保增收。明确部门责任,细化收入任务,主动协调联系,建立健全收入征管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和调度收入进展情况。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充分调动县乡两级和各部门协税护税的积极性,确保应收尽收。――强化税源监控保增收。建立重点税源重点跟踪、零散税源有效控管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国税、地税部门落实各项控管措施,加大征管力度,确保税收收入稳步增长,切实提升财政收入质量。――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保增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以票据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征收入库。

  ㈡加强“双争”、“融资”,增强保障能力。――努力争取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抓住完善县级财政保障机制的有利机遇,结合省对市县均衡性转移资金分配办法和省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分配办法,协调有关部门为上级提供各项准确的基础数据,力争均衡性转移支付和财政奖补资金在上年基础上实现新的增长。要把重点放在争取调整工资转移支付、教育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等均衡性转移支付上,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民生支出保障创造宽松条件,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加大专项资金争取。紧抓中央加大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优惠政策,争取“三农”、科技、文化领域等民生项目资金的倾斜;用足用好省政府支持南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我县被国务院确定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良好机遇,按照县《扶贫攻坚十年规划(草案)》,加强与发改、教育、人劳、社保、卫生、农林水、交通、政法、计生、乡镇办等各单位协作,争取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就业补助、优抚对象补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政法经费、计生奖励、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退耕还林补助、农作物良种推广补贴等专项资金,力争更多的项目资金落户我县。――积极推进投融资工作。认真研究运用政府性资金、资源、资产、资本新机制,把政府性、政策性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加大投融资工作力度,为保障中心工作开展提供财力支撑。

  ㈢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计民生。预算支出安排上,继续优化结构,在保工资、保运转等基本需要的同时,支出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安排教育经费32926万元,着力提高全县教育保障水平。其中包括安排4000万元支持县一高中配套建设,安排606万元用于普高和中职学生助学金、中职学生免学费、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及中小学校危房改造。――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安排56万元用于“农家书屋”建设、电影放映场次、舞台艺术送农民等补贴项目配套。――支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安排就业专项资金336万元,以扩大社会就业。――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安排2895万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配套;安排638万元用于村卫生室、村医补助、疫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积极清理化解乡镇卫生院债务,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成果,推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支持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安排配套资金1360万元,用于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医保、农村五保、企业军转干部、无固定收入老党员、百岁老人补助等保障。――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安排政法专项经费1163万元,促进政法事业发展,支持平安镇平建设。――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和大事实事落实。筹措整合各类基金及财政性资金,支持重点建设。安排1.9亿元用于城区道路等工程建设,安排4000万元用于县新一高中建设,安排1.6亿元用于兴办县定年度“七件大事”。

  ㈣重视三农投入,促进农村发展。――支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安排2463万元用于改良品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粮食单产,提高农民收入。抓住中央加快水利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扎实做好农综开发项目县级配套。继续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安排157万元用于玉米、棉花、能繁母猪、烟叶保险补贴项目配套,以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调整。围绕主导优势产业,通过财政补助和贴息等方式,扶持一批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安排涉农贷款奖励96万元,建立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机制,增加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支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安排1200万元用于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安排1000万元用于农村新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调动农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规模不低于1180万元,加速新农村建设步伐。

  ㈤长抓财源建设,夯实经济基础。――重视支持财源建设。安排科技经费2000万元,支持科技创新和重大科技专项落实;安排1000万元用于企业改制;安排750万元支持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投资入股、融资引导等形式,支持重点税源企业发展。――支持产业集聚区、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重视和加大筹资融资工作,支持工业主导产业培育和企业上档升级,加快关联配套项目向产业集聚区、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集中,实现优势互补,集群发展。――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扶持和激励作用。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旅游业、物流等服务业发展;建立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激励机制,落实经济发展目标奖励、招商引资奖励、财源建设奖励等政策,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㈥深化财政改革,提升理财水平。――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深入研究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相关政策,推进建立县级财力基本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和收入收缴运行机制,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稳步推进县本级财政及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加快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建立健全公务卡制度,畅通惠民资金“一卡通”支付渠道。加快“金财工程”实施,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建设。继续实施基层财政所规范化建设。健全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公物仓,合理调剂、循环使用国有资产。――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理财水平。财政部门要主动向县人大报告工作,自觉接受县人大、审计、纪检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坚持从实际出发,重视办理质量,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提案。不断深化对“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大命题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财政干部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长抓部门廉政建设,强化协调运作,适时科学调度,确保各项预算目标和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各位代表,2012年的财政目标已经明确,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而光荣,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既是财政部门的使命所在,也是对财政部门理财能力的全面检验。财政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按照本次会议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坚持以大局为重,以民生为本,把握机遇,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加快镇平经济转型、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附:
1、镇平县2011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表(表一)
2、镇平县2011年财政支出完成情况表(表二)
3、镇平县2012年财政收入计划拟安排情况表(表三)
4、镇平县2012年财政支出计划拟安排情况表(表四)

 

 

相关附件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