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公报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公报
镇平县统计局 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添加日期:2015-03-19 10:59:43   来源:   作者: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团结和带领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扎实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高奏发展主旋律,凝神聚力攻重点,一心一意办大事,全县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初步核算,全年镇平县生产总值12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5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80.63亿元,增长22.6%;第三产业增加值27.28亿元,增长15.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6:61.2:22.2变化为15.5:63.1:21.4。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55393万元,增长12.01%。全县人均生产总值13362元,增长23.9%。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9%,交通与通讯价格上涨1.1%,居住价格总水平上升6.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下降0.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依然存在;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依然不足;县内民间资本跟进不快,农村投资规模偏小;城乡居民收入总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乡(镇)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艰巨;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二、农业
   2005年,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各项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落实“一免三补”政策,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名优特色种植业发展较快,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种植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391650吨,比上年增长2.2%;夏粮总产量241663吨,增长0.6%;秋粮总产量149987吨,增产4.9%。油料总产量65668吨,减产8.9%;棉花总产量5466吨,减产36.7%;蔬菜总产量656602吨,减产14.1%。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优质小麦、棉花、蔬菜、烟叶、畜牧等商品基地稳步发展,观赏鱼、苗木花卉、林果药、奶牛等四大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粮经比由上年的59.8:40.2调整到59.6:40.4;牧业比例继续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8.4%。
   林业、水利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62公顷。退耕还林工作全面实施,退耕还林面积193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67公顷。
   畜牧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6.68万吨,比上年增长1.8%;禽蛋产量4.73万吨,增长7.5%;牛奶产量1.3万吨,增长5.0%;水产品产量4920万吨,增长7.0%。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5.2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3%;农用拖拉机3.07万台, 比上年增长14.7%,农用运输车0.578万辆,比上年增长4.3%;农村用电量8826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05亿元,增长91.2%;集体企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25.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60.56亿元,增长38.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57.9%。轻工业增加值14.3亿元,比上年增长35.2%,重工业增加值1.09亿元,比上年增长43.1%。
   工业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全年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200.2%,比上年提高35.6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水平。产品销售收入57.89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实现利润总额45743万元,比上年增长30.9%,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以城镇基础设施、工业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04846万元,比上年增长83.3%,投资额和增长幅度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城镇投资的快速增加,拉大了城市框架,加快了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2005年全县完成城镇投资140931 万元,比上年增长 76.5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 95356万元,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投资 45575万元。农村投资速度的加快,使农村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得到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也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全县完成农村农户投资76289万元,比上年增长 36.9 %,完成农村非农户投资87626万元,比上年增长37.2%。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工业投资 59950万元,交通运输及邮政通信业投资10419 万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 14850万元,教育投资6786万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投资8949万元。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工业园区三期工程、地毯集团公司技改工程、杏山大道、紫禁城南路、雪枫西路、将军路改造、污水处理厂一期主体工程建设顺利完成,会展中心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人民公园改造、“两场”建设、一高中扩建及分校建设、赵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年度形象进度基本到位。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4亿元,增长14.5%;餐饮业零售额4.2亿元,增长14.5%;其他行业零售额0.6亿元,增长14.3%。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5.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其中批发业增长13.5%,零售业增长14.7%;实现利润总额320万元。
对外贸易日渐活跃。全年进出口总额1900万美元。利用外资增长势头良好。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60万美元,增长15%。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4019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3%。旅客周转量2840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3%。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772万元,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0012门,固定电话用户117529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78060户。电话普及率为12.3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2852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增收增支。全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319万元,比上年增长59.5%。其中工商税完成9084万元,增长38.3%。全年完成财政支出53045万元,增长40.9%。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7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19亿元,增长24.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全县高中阶段教育共招生4975人,在校学生15796人。全县普通初中招生12568人,在校学生36574人。全县小学招生11887人,在校学生6496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末,全县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36所,全年培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0.5万人次。全年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32万元。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项。
   九、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5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2个,文化馆(站)24个,公共图书馆(室)23个。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0%,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8000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个,卫生所598个;医院病床床位972张;卫生技术人员118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60人。全县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4个,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继续加大,城乡居民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全县环境保护工作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进一步加强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清理整顿,加大对关停取缔小锅炉和农村秸秆焚烧工作的监管力度,违法排污及秸秆焚烧现象明显减少,环境质量和大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县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686吨,排放达标率87%;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72%;烟尘排放达标率75%;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69%。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2005年全县出生人口10024人,出生率10.48‰;死亡人口5909人,死亡率6.18‰;全年自然增加人口4115人,自然增长率4.30‰。年末全县总人口958071人。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64元,比上年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26元,比上年增长8.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853元,比上年增长1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81元,增长17.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11元,比上年增长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