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领导讲话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往届领导讲话
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推动现代农业上档升级
添加日期:2014-02-09 09:48:17   来源:   作者:

  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土地流转问题解决不好,现代农业发展就没有大的空间。近年来,镇平县以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为目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自愿,依法有偿流转土地39.5万亩,有力地促进了苗木花卉、林果、观赏鱼、无公害蔬菜、粮食产业的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被国家确定为“中国玉兰之乡”、“中国金鱼之乡”和“粮食核心主产区”。

  一、主要做法

  (一)、出台奖补政策,鼓励流转土地。把土地流转作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上档升级的突破口,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以县委政府名义出台加快土地流转意见,明确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政策,建立了土地流转项目扶持、财政奖补制度。对流转土地5年以上、面积200亩以上的大户和500亩以上的村组分别给予每亩50-200元补助。

  (二)、保障群众收益,有序流转土地。明确要求土地流转不能改变农业用途,到期必须复耕到位。流转价格不能低于群众种粮收益。按照实物作价、货币结算的思路,以500斤小麦为土地流转基准价格,并与国家小麦指导价挂钩,逐年上调。土地租赁价格已由2010年的每亩300元提高到600元左右,高的已经超过1000元。同时,鼓励引导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吸纳群众就业或入股。

  (三)、创新工作方式,规范流转土地。采取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流转土地。一是代耕代种。多在亲朋邻居之间进行。二是转包。由专业大户与群众直接协商,面积多少不等。比例在20%左右。三是出租。期限一般在5年以上,15年的居多,比例接近25%。四是反租倒包。大面积、大规模流转多采用这种形式。南水北调镇平段全长36.34公里,需要租用沿线6个乡镇29个行政村土地建设生态廊道,时间紧、任务重,我们采取村组统一租赁,然后转包给大户的办法,3个月内完成1.09万亩土地调整和对外发包工作。五是股份合作。六是异地置换。既有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置换,也有跨集体组织的置换。目的是解决不愿意流转土地群众的种地问题。

  (四)、完善服务机制,公开流转土地。过去土地流转多是私下流转和口头形式流转,期限短、规模小,因为约定不明确,诱发很多矛盾。为推动整村流转、规模流转、长期流转,我们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土地流转市场。县里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完善乡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及时发布流转信息,引导供需双方对接。规范土地流转流程,推广合同示范文本,健全土地流转档案,为土地流转提供全程服务。

  (五)、引进强势资本,加快流转土地。强势资本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基地,是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镇平发挥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深入开展农业项目招商,支持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引进明星、永润、向阳等园林绿化企业发展1000亩大方12个,500亩大方21个,100亩大方78个,连片种植玉兰、大叶女贞、红叶石楠,驯化红豆杉、香樟、桂花等名优品种,发展芙蓉3000亩、娑罗500亩。引进长江渔人、豫龙渔业规划建设金鱼文化产业园,普及“一池一品”精细管理模式,新发展500亩大方1个,100亩大方6个,50亩大方17个。引进广地、宜枫、华泰、合利等公司建设无公害蔬菜千亩大方12个,500亩大方14个。尤其是今年引进的霖锋公司,采取“公司+农户”模式种植莲菜,流转土地已由年初的1600亩扩大到9600亩,计划五年内流转土地5万亩,建设中国北方最大的莲藕研发、繁育、加工、销售、观光基地。

  二、初步成效

  镇平土地流转初步实现了由自发流转向自觉流转,从零星流转向规模流转,由集体组织内部流转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的转变。

  (一)、促进了产业发展。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和合作组织集中,为特色产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去年以来,全县新增苗木花卉3.5万亩、林果2万亩、观赏鱼4000亩、无公害蔬菜1.6万亩。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部级专业合作社8家,创建标准化示范区6个,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2种。

  (二)、改善了生产条件。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为获得更高收益,通过争取项目、自筹资金,实施土壤改良、渠系配套、道路建设,改善灌溉条件。老庄、高丘等浅山丘陵乡镇种植大户积极争取扶贫开发、退耕还林、乡村旅游等项目新打机电井210眼,发展樱桃9000亩、黄金梨5200亩、薄壳核桃8000亩、水蜜桃4000亩,把荒山荒坡变成了花果山。霖锋公司投资7000万元移土培肥、打井修路,把过去无人问津的贫瘠土地改造成了万亩莲藕基地。全县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已由2010年的1.5亿元提高到5.8亿元。新增高产示范田16万亩。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70%。

  (三)、增加了群众收入。土地租金每年每亩在500至1000元之间。群众为苗木大户打工,浇水除草每天30到60元,嫁接每天150元,起树每天200到300元,仅此一项,群众年均增收1.5万元。广地、宜枫等蔬菜公司与出让土地的群众签订长期用工合同,月均工资2500元。如果加入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年底还有分红。更为重要的是,把全县近30万青壮年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玉雕石雕加工销售,或转型为产业工人。

  (四)、提升了土地效益。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工业理念、项目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经济生态效益远远高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繁育苗木幼苗亩均效益6000元,大树驯化亩均效益1.2万元,工厂化育苗可达5万元以上。种植林果亩均效益8000元左右。繁育锦鲤亩均效益7000元,驯化极品锦鲤锦鲫亩均效益10万元左右。无公害蔬菜种植基本上当年投资就能当年收回成本。霖锋公司菜莲种植亩均效益1万元,莲鱼混养,加上即将上马的莲米加工、莲片冷贮等深加工项目,亩均效益4万元以上。

  (五)、带动了乡村旅游。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天然氧吧、一个生态景观、一个旅游景点。老庄万亩樱桃、杨营万亩莲藕、贾宋万亩玉兰、郭庄万亩无公害蔬菜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热点。

  三、几点思考

  (一)、土地流转必须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把粮食安全作为政治责任和首要任务,保证国家划定的永久性粮田种植优质高产高效粮食作物,不能进行非农建设,这是土地流转不可逾越的底线。

  (二)、土地流转必须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基础。不搞强迫命令。坚持自愿原则。是否流转、如何流转、流转给谁、流转多长时间,群众说了算。鼓励引导工商资本与群众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按照“龙头+基地”、“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三)、土地流转必须以壮大特色产业为目标。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四)、土地流转必须以政府服务引导为保障。按照与法周延、与事简便原则,逐步完善土地流转财政奖补、资金扶持、项目倾斜、技术服务、金融信贷、合同鉴证、纠纷调处等配套措施。

  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持续深入,也遇到了一些我们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流转期限问题。中央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但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2026年到期,到期之后怎么办?流转双方心里都没底。二是违约责任问题。目前土地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主要以合同形式约定。违约责任,尤其是合同解除或到期后,土地如何复耕和归还、地面附属物的归属及补偿问题,缺乏制度安排。三是抵押融资问题。没有合适的金融产品。四是流转合同备案管理,包括风险防控没有法律依据。需要上级通盘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