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根据这次全会议程安排,我受县委常委会委托,就《镇平县经济社会发展五年攻坚规划(草案)》起草情况,作三点说明,便于大家审议。
一、《规划(草案)》起草的过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推动镇平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根据县委部署,县委办、政府办、发改委组成综合起草组,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高效生态示范市总体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研究制定了《镇平县经济社会发展五年攻坚规划(草案)》。
《规划(草案)》起草工作是在县委常委会集体领导下进行的。县委常委会议对《规划(草案)》起草工作作了专题部署。县委王书记十分重视《规划(草案)》起草工作,要求及早动手,深入研究,吃透上级政策,借鉴外地经验,紧密结合中原经济区规划、结合高效生态示范市总体方案、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把十八大确立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并多次就规划的起草,特别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与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听取大家意见。《规划(草案)》初稿形成后,王书记多次召集起草组和相关部门,深入研讨镇平的发展定位、指导思想、战略策略等关键问题,为《规划(草案)》的修改完善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其它常委同志也十分关注《规划(草案)》起草工作,分别深入联系的乡镇办、企业和项目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从不同角度对《规划(草案)》的修改完善给予了认真指导。规划形成过程中,起草组举行了多个层面的座谈会,分别征求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办主要负责人,及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对各位常委的意见及收集到的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尽量融入吸收到《规划(草案)》之中。2月19日县党政联席会议对《规划(草案)》进行认真研究,原则同意提交这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按照党政联席会议研究意见,起草组对《规划(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提交这次全会审议的《规划(草案)》。
总之《规划(草案)》形成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各方智慧的过程,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谋划镇平发展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二、《规划(草案)》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规划(草案)》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开,共分为三个部分十二章。
第一部分(第一至三章)为总体要求。《规划(草案)》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分析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今后五年镇平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及步骤。明确我县发展定位为“南阳经济强县、豫西南现代化中等城市、中华玉都”。五年奋斗目标是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城镇化建设步入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和谐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具体实施中分三步走,即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跨台阶,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第四至十一章)为攻坚内容。这一部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今后五年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了统筹安排。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划(草案)》围绕形成“四化”协调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就发展壮大服务业、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作了具体安排。二是弘扬发展玉文化产业。玉是我们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玉文化产业是我们的特殊责任和使命。因此,《规划(草案)》将弘扬提升玉文化产业单列一章,提出要深入研究镇平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定位和优势,以建设中华玉都为目标,坚持创意引领、产业支撑、项目带动、文化注入,促进产业与文化融合。从提升文化内涵,培育骨干企业,加快产业融合,拓展产业外延四个方面作了部署。三是积极推进社会建设。《规划(草案)》提出,在创新管理、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明确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医疗卫生和人口事业发展、发展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强化科技人才开发、全力发展民生事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等方面的任务。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是在发展理念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要任务。省委、市委全会决议,包括《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总体方案》等重大工作部署、重要规划,都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规划(草案)》强调,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三部分(第十二章)为保障措施。《规划(草案)》明确了四项保障措施。即加强组织实施,提升执行能力;着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能力;强化项目建设,夯实支撑能力;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保障能力。此外,《规划(草案)》还以专栏形式明确了八大类重点建设项目,支撑带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实现。
三、需要着重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规划原则。在《规划(草案)》编制中,我们主要遵循了五项基本原则,即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更加注重统筹城乡,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共同富裕;更加注重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把发展成效体现在县域综合实力增强、财力增长、居民增收、就业增加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建设“两型”社会,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转型发展、共享发展、跨越发展”道路。这“五项基本原则”是历届县委政府和全县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创新成果。在规划实施中也要牢牢把握,始终坚持。
(二)关于指导思想。《规划(草案)》明确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扣一个主题(富民强县),打响两块牌子(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破解三大瓶颈(土地、资金、人才),协调推进四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奋力建设六区(产业集聚区、新城区、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粮食核心主产区、新型农村社区、旅游观光区),为实现三个镇平(实力镇平、美丽镇平、幸福镇平)而努力奋斗。其中,富民强县是主题、是目标,两块牌子是优势、是特色,“四化”是路径、是任务,“六区”是载体、是抓手。确立这样的指导思想完全符合十八大精神,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镇平发展实际。《规划(草案)》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提出了建设“实力镇平、美丽镇平、幸福镇平”战略构想。“实力镇平”侧重于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美丽镇平”侧重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幸福镇平”侧重于发展民生事业,提高居民收入,建立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富足、更有尊严。
(三)关于发展目标。《规划(草案)》在确定各项目标时,主要把握了三点:一是充分体现全局要求。如主要经济指标设计,在社会事业、社会管理等定性目标的表述上,注重与全省、全市目标一致,与十八大提出的目标要求一致。二是有效衔接现有规划。注重与《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总体方案》、《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片区规划》、《镇平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对接。三是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基于上述考虑,《规划(草案)》提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9%以上,到2017年分别比2012年增长60%;到2020年分别比2012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安排,首先是有必要性。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提出在2012年基础上实现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的目标,这样,到202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5718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76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3696元,总体上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只有确立这样一个更为积极的增速,才能加快赶上全省发展水平。其次是有可行性。通过努力完成可以实现。8年翻一番,意味着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需达到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需达到11%。从历史上看,过去五年我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2%。未来几年保持这样的增速,也具备诸多支撑因素。就生产总值而言,宏观经济稳定增长,我县政策、区位、资源、交通、人才等优势进一步凸显,交通路网、能源供应、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区、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新城区、粮食核心主产区、新型农村社区、旅游观光区等发展载体有效推进,钼矿整合、华能火电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启动,必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就城乡居民收入而言,国家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民生福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秦巴片区扶贫规划启动实施,都将拉动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综合分析历史数据和趋势,只要我们抢抓机遇,持续求进,“两个翻一番”目标是可行的。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也应该有这样的决心。
(四)关于空间布局。我县是省里确定的重点开发区、粮食核心主产区,北部山区正在规划申报国家自然保护区。所以《规划(草案)》根据镇平的资源禀赋、国土开发现状和内在联系,将国土开发分为重点开发区、优质农业主产区和生态保护功能区,界定了不同区域发展的空间范围和重点方向。这样,既与上级对我县的功能定位相一致,又能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引导投资方向,优化产业布局,获得上级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
以上是对《规划(草案)》的简要说明。《规划(草案)》可能还存在不足之处,请同志们在审议时提出意见和建议。